•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年度校历
  • EN

喜报!建工学院学子在台山市“礼赞湾区 创享台山”——“台山有礼”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25-07-11
阅读:11

本站讯   近日,“台山有礼”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圆满收官。建工学院参赛团队在指导老师黄华的指导下,由詹佳瀚、郑仁熙等同学共同完成的作品《东成新韵・侨乡织梦 —— 东成村特色文化活化与人居环境提升实践》,从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大赛一等奖。这一佳绩不仅彰显了学院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更凸显了学院在实践教学中 “以教促研,以研助践”的育人成果,以及服务地方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的扎实成效。

该获奖作品《东成新韵·侨乡织梦》深度聚焦台山市台城街道香雁湖村东成村,该村拥有深厚的侨乡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硐楼建筑遗产,但同时也面临着文化载体活化不足、公共空间品质待提升、产业融合度不高等现实挑战。学院参赛学生立足于对东成村区位交通、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如广府民居、中西合璧建筑、1916年碉楼)及现状问题的深入调研分析,提出了系统性的规划设计策略,旨在深度挖掘并活化其独特的侨乡文化价值,实现文化再生与可持续发展。

《东成新韵・侨乡织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深度贴合“百千万工程” 中“城乡融合文化赋能”的发展要求。在黄华老师的指导下,团队紧扣东成村作为台山市侨乡村落的典型性,以“活化侨乡文脉提升人居品质”为目标,构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 文化层面,挖掘碉楼背后的华侨故事,设计碉楼记忆馆侨批文化墙,让沉睡的建筑遗产成为鲜活的文化载体;

  • 空间层面,针对村内公共空间碎片化问题,规划侨乡共享广场滨水绿道,融合广府镬耳山墙、西洋廊柱等元素,打造兼具实用性与文化辨识度的村民活动场;

  • 产业层面,结合大湾区 1 小时生活圈区位优势,提出 “农文旅融合”路径,联动周边农田资源开发侨乡农耕体验非遗手作工坊,助力村集体增收。


此次获奖,是建工学院长期坚持“产学研用”融合育人模式的生动缩影。学院始终将服务地方发展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向,依托黄华等骨干教师组成的 “乡村振兴实践导师团”,常态化组织学生参与县域规划、村落活化等实地项目,让课堂知识在“百千万工程”的实践场景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黄华老师带领团队参与的东成村项目,正是学院对接台山市“山海侨韵”发展战略的重点实践之一。通过 “师生组队 + 地方联动”的模式,不仅为东成村的振兴提供了可落地的方案,更让学生在实战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命题的认知 —— 这种“在服务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的教学模式,是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特色。

评委在点评中特别指出,作品 “既有专业深度,又有乡土温度”,而这背后,正是学院“扎根地方、育人为本”教学理念的生动体现。

当侨乡文化的底蕴遇上创新设计的活力,当学院的教学实践融入“百千万工程”的发展蓝图,便碰撞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未来,建工学院将继续以教学实践团队为依托,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让更多师生走进乡村,服务湾区,用专业智慧激活文化遗产,用设计力量赋能城乡发展,在 “百千万工程”的征程中书写更多“教学相长,校地共赢”的新篇章。



  撰稿:詹佳瀚

  摄影:参赛团队提供

  初审:黄华

  复审:麦伟仪

  终审:钟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