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学校与江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的“江门高新区产业学院”在江海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7月12-13日,学校党委书记黄仕初带领党委委员、广州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袁晓斌、党政办主任张玮、科技与校企合作处全体人员赴江门市江海区的企业开展调研。
12日上午,江海区委常委邹德昌主持,在江海区人民政府会议室召开了政、校双方简短的碰头会。江门市江海区常委副书记、区长郑丹辉,江门市江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江海人社局”)局长林壮强,党组成员、人才交流办公室主任梁家乐,教育局、科技局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会上,黄仕初简短说明了此次走访企业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上门了解政府、企业的具体需求,充分发挥“江门高新区产业学院”的作用,为江海区企业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精准支持,助力企业发展,实现政校企深度融合。郑丹辉对产业学院未来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加快产业学院建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其二,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解决企业人才紧缺问题;其三,展望未来,合作共赢,推动职业教育、技能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随后,兵分三路,黄仕初、郑丹辉、邹德昌、林壮强等领导亲自参与调研,走访了江门市优美科长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江门市奔力达电路有限公司、德昌电机(江门)有限公司、汉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君盛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威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6家企业。
7月13日上午,针对到各家企业调研的情况,在江门市江海区碧桂园凤凰酒店罗马会议厅召开了江门高新区产业学院-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讨会。会议由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科技与校企合作处处长余爱民教授主持。
会议邀请了江海区规模以上的10家企业代表共29人参加研讨。江海人社局梁家乐主任等领导、产业学院副院长(德昌电机集团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管)万晓,产业学院副院长(江门市君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军,袁晓斌研究员出席了研讨会。
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合作的成效,分析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员工流动频繁,人才流失率高”的问题,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采用扩大“现代学徒制”规模、“三二分段与订单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江海区的企业“量身定制”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建议。
撰稿:邓玲
摄影:闫宇、黄享辉、林梅、陈杰、邓玲
初审:林梅
复审:刘晓英
终审:余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