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大数据   |   计算机 旧网入口: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 以文化为灵魂,以技术加动力,
“数智+文化”模式助力都斛“出圈”更“圈粉”!

2024-07-20


本站讯  江门市台山市是“全国第一侨乡”,也是革命名人涌现的革命老区。其中,都斛镇兼具深厚红色文化和底蕴丰富海鲜资源,一直以来都在寻求将自身独特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有效途径。为破解都斛镇发展痛点,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数智乡村”青春行突击队扎根都斛镇,立足“党建+科技”,充分发挥都斛党校示范点的引领作用,深入挖掘都斛镇的红色文化和“海味”文化资源,精心开发了一系列结合当地禀赋的文化产品和体验活动,积极探索“数智+文化”的发展新模式,通过科技手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智推介显风采,红色文化心领航

在实践团的“红斛青年说”栏目中,青年学生化身红色文化传承人,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生成数字人推介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丰富内涵,走进红色文化遗址,以实时直播或微视频形式带领观众打卡红色经典地标,让小小栏目变身党史学习大阵地。线上数智推介具备无远弗届、沉浸实时的优势,可以把历史文化带到互联网上,为观众带来打破时空界限了解革命先烈和党史的机会。

实践团成员在林基路生平事迹展馆开展直播

非遗展馆数字化,魅力珍宝云上展

栩栩如生的美食模型,多彩多姿的曲艺服装,生动传神的醒狮狮头……独特的侨乡风情与非遗珍宝齐聚于台山市非遗展示馆。实践团深入探访展示馆,通过“邑食为天”“镂月裁云”“妙韵欢影”“八音雅乐”“侨埠百节”五大主题展区,深入学习侨乡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团结合学科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性拍摄并制作了VR全息非遗展馆,以更直观、更生动、更沉浸的方式将台山的魅力非遗珍宝库呈现给公众。无论身处何地,只需轻点手指,观众都能如同亲临现场一般,多角度观看馆内陈列的图文展板、仿真模型,让“久居深闺”的非遗走进当代生活,构筑非遗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实践团参观非遗展馆

非遗馆VR全景展厅

海味IP传特色,文化造血迎未来

台山都斛镇坐落于黄茅海域与西江河的咸淡水交汇处,在五邑地区提起吃海鲜,不少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台山都斛,“吃海鲜到都斛”在江门周边几成风气,其中尤为受到推崇的便是都斛海鲜街。经过深入调研,实践团以都斛镇特色物产青蟹和富硒大米精心打造“海味”数智推介官——“嘟嘟”和“小斛”。同时,为融合都斛镇红色文化与农耕文化,实践团在IP形象设计过程中融入许多细节与巧思,将对农业丰收的期许化为“嘟嘟”的披风和“小斛”的西装上的稻谷图案,让抽象的文化概念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特色IP让文化创意与现代生活、科技、人工智能发生紧密联系,让传统在这座小镇与未来相遇。

实践团成员设计海味IP

数智+文化”的新模式在都斛镇的创新性实践,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在文化层面上实现了创新与传承。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化以数智赋能百千万工程及乡村振兴的模式探索,助力都斛镇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撰稿:李琳 陶玲 陈真林

摄影:黄佳玲 刘冰琳 沈陆昊 袁旭

初审:刘乐平

复审:吴国庆

终审: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