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7
本站讯 “嗨,创意探险家们!准备好了吗?让咱们跨越时空,用AI魔法棒点亮文化瑰宝,一起编织古今交融的奇妙故事吧!”
7月16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云网工程技术教师党支部联合高能修身学生党支部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优秀示范项目为抓手,依托珠海市斗门镇红色资源,在斗门镇艺术文化中心进行一场“人工智能与非遗文化融合”主题的红色宣讲“大课堂”。斗门镇30余名中小学生现场感受,收获满满。
支部联讲润育人,文化传承促振兴
“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上千年的传承和创新中,早已融入到我们平凡的生活中,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云网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陈宗仁、高能修身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周小云以“科技+文化传承”为题,带来了一套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的“人工智能科普套餐”,并开展红色理论宣讲。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屏幕上一张张精美的图片铺陈开来,老师从生活中的非遗、传统武术、手工艺术与传统节日等角度揭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强调了科技赋能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引领青少年认识了解非遗、领略非遗、传承非遗,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现场30余名中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争先恐后地发言,台上台下互动热烈。
“哇,太神奇啦,真厉害……”一阵阵惊叹和掌声从学生们口中传出,只见一件件凝聚着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智力”与“心血”的融媒体作品展示在学生们的面前。“还是大学生的我们,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能修身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们以南门村志为引子,分别讲述了赵氏皇族的历史由来和菉猗堂及古建筑群、蚝壳墙、接霞庄等著名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以数字化手段活化转化斗门镇南门村地方志资源,解锁乡村非遗文化新体验,以科技手段促进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故事,解锁文化传承的奥秘。
此次红色宣讲“大课堂”是云网工程技术教师党支部联合高能修身学生党支部的一次党建共建活动,更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中小学生插上梦想翅膀的“启梦课堂”。师生支部联动为当地中小学生分享南门村历史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通过融媒体技术宣传当地历史文化与非遗资源,呼吁更多人成为古韵新辉的“推广者”,让地方志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新风采。
撰稿:周小云 李琳 吴琪琪 刘佩如
拍摄:林彦翔 梁杰锋 杨世锋
初审:刘乐平
复审:吴国庆
终审: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