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大数据   |   计算机 旧网入口:

接续星火传递,建设幸福乡村
——计算机学院“星火传递”团队暑期三下乡活动掠影

2021-08-15



本站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关心国情、社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2021726日至30日,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星火传递”团队师生一行12人,在杨忠明、张军两位副院长的带领下,先后奔赴湛江市廉江市石岭镇、石城镇,雷州市附城镇、沈塘镇开展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社会实践活动。


(“星火传递”团队同学进行工作准备)


727-29日,“星火传递”团队师生分别走访了湛江市廉江市石岭镇竹山背村、石城镇山头村,雷州市附城镇殿山村、麻演村,沈塘镇茂莲村等五个乡村,与当地村委干部群众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先进文化传承、科技星火传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深入到农田和村落中感受新农村变化的成就。


(团队师生与村委干部讨论)


通过座谈、考察,同学们了解到,“十三五”时期湛江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以脱贫攻坚的美好结果为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美好愿望。


在活动的几天时间里,团队师生以一颗赤诚的心,奔走于各个村镇,在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的同时,也用自身的实践行动进行星火传递,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四个传递”,达到“三个助力”:


传递前沿技术科技下乡。将科技讲堂带入乡村教育,与殿山村、竹山背村学校联系,组织100名小学生开展了无人机科普知识讲座、绘本阅读讲座,将前沿的科学技术传递给农村的孩子,为乡村儿童青少年成长播下科学的种子。


传递智慧乡村线上平台。将师生新研发的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带入新农村,通过平台展示乡村风貌、乡村文化、乡村发展情况,通过乡村点滴变化展示脱贫攻坚以来乡村振兴的成果,通过乡村推文让更多的在外游子了解家乡发展,通过“一村一品”推介乡村特色产品、特色旅游,加速乡村经济建设。


传递“精神食粮”。团队师生专门带去了一百本课外书籍,赠予一百个孩子,送出一本书,传出一份情,成就一个梦,为乡村的孩子们架起一道了解外面世界的桥梁。


传递乡村振兴宣传接力棒。团队师生采用实地考察、实景拍摄、行文解说等合成方式,为竹山背村、山头村、殿山村、麻演村、茂莲村共5个村庄进行了综合的、立体的乡村振兴宣传。宣传成果发布在智慧乡村平台、对应乡村宣传网站、自媒体平台等。


(无人机科普知识讲堂)


通过“四个传递”,实现了“三个助力”的实践目标:


一是助力打造乡村振兴名片。师生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实景拍摄,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像震撼力,将乡村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自然风貌、乡村发展和地域特色以短视频的形式展现,扩大社会影响力,助推湛江乡村产业振兴。


二是助力提供乡村招商引资。团队成员跟随对口帮扶村负责人走进田间、走进农副业基地,拍摄乡村特色农产品,比如茂莲村的番石榴基地、山头村的生姜基地、麻演村的灵芝养殖基地等,擦亮乡村特色品牌,塑造乡村美好形象。


三是助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将成品视频、新闻内容借助新媒体进行宣传,助力打造乡村文化旅游景区,带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发展和文化传承,引导新时代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增强爱国爱乡之情,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汲取奋进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团队成员为乡村振兴宣传片拍摄)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师生深刻感受到了“两个强大”,坚定了“一个向往”:


第一,强大的国家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坚韧后盾。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见证到了国家的强大!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使得乡村振兴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二,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乡村振兴建设的根本保障。团队的青年学生了解到脱贫攻坚战成功的不易,五个乡村前期的脱贫攻坚战能够打得如此漂亮,政策的支持与人民的积极配合是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基石,村民们万众一心、紧密团结,显示出了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三,向往新农村生活,决心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经过实地走访与深入交流,团队成员深刻的感受到了新农村发展的变化,明白了乡村振兴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主力军,我们将鼓励更多的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将新兴产业、创新发现、精品教育引入到乡村中来,为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出力!






撰稿:郭悦川 吴伟霞 刘顺钟

摄影:朱建丰 王骥 杨雪佳 吴伟霞

初审:刘乐平

复审:康玉忠

终审:齐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