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广科 “职”得你来 ——机器人学院2021届中德班毕业成果展暨校园招聘会顺利举办

时间:2021-06-11浏览:386设置

本站讯 为充分展示机器人学院2021届毕业生的丰硕成果,增强广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610日,机器人学院在S10举办2021届中德班毕业成果展暨校园招聘会。学校党委委员袁晓斌学院党总支书记吴积军,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余正泓(主持工作),副院长卢敦陆、苏江,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复合材料科技分公司、深圳众为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茵科门控、海蒂诗家具等20余家中外资企业代表,60余名中德班毕业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中德班毕业成果展独具特色、精彩纷呈。首先,企业嘉宾在智能移动机器人克鲁泽的带领下参观了S10中德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整洁规范、设备先进的基地建设给嘉宾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机器人克鲁泽就基地各功能区进行了逐一讲解,其中最具亮点的作品是由中德班同学亲手打造的减速机齿轮柔性生产线(共10个工作站)。嘉宾们在工作站旁纷纷驻足观看,中德班同学对自己的作品如数家珍,就嘉宾们提出了技术问题进行一一讲解。这些成果背后不仅凝聚了机器人学院全体师生的心血和汗水,而且充分展示出了机器人学院学子优良的个人素养和高超的技术水平,获得了企业代表的高度认可。



在座谈交流环节,袁晓斌代表学校对与会企业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也对首届中德班毕业生顺利通过德国AHK“机电一体化师”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表示热烈祝贺。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做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说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迎来“黄金时期”,我们作为职业院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他指出,近年来,学校本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协同育人、建设“云中高职”“中德学院”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未来,学校将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拓展育人平台、强化专业对接行业、完善专业建设,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多方共赢,助力区域发展。



余正泓从机器人学院发展概况、中德项目的建设历程、取得的社会效益和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解说。他指出,机器人学院正以饱满的斗志和扎实的基础开展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适应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德合作项目”启动于20178月学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签订国际合作办学协议,目的是为了响应国家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联合国际知名大学和国际权威组织,引进和内化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标准,精准培养我国亟需的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德项目取得累累硕果,以此为基础总结的《基于“双引领、双驱动、双闭环”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探索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2020年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并被推荐参评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技能大赛捷报传,学生技能展风采。2020-2021年期间,师生团队勇夺2020FIRA机器人世界杯远程医疗救援赛冠军,实现国际重要赛事两连冠;夺得2020年世界机器人大赛DOBOT智造大挑战一等奖和“智造创新奖”;第22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机器视觉分拣赛冠军;第二届国际青年人工智能大赛金奖;2020年和2021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2项;2020年和2021年国家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比赛获奖10余项。

国际认证突破大,工匠精神植于心。机电一体化和工业机器人专业中德班顺利完成AHK毕业考试,通过率100%,零件加工精度高、电气线路布线好是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最好体现;25名教师经过培训已具备IHK/AHK考官资质;德国AHK授权院教师团队制订AHK国际工业机器人(基于机电一体化)标准;参与制订4个教育部试点1+X标准;参与制订国家“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职业资格标准。

教学科研硕果结,教师能力显内功。2本自编教材成功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9本双元教材与出版社签约即将出版、授权专利35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3项、申报获立项省级和市厅级科技项目13项、开展横向课题研究30项,成功研制全自主移动机器人、多功能护理床、AR可穿戴智能检测系统、减速机齿轮柔性生产线等产品。

社会效应提升快,专业建设彰特色。作为理事长单位发起成立有110家会员单位智能机器人(国际)产教联盟;各兄弟院校、行政部门领导、境内外组织先后来校参观50余次,已逐步形成省内标杆效应。



在招聘会环节,每家企业代表逐一对各自企业、招聘岗位、公司人才成长路径等作了5分钟精彩的宣讲。之后,企业进行了现场招聘面试,本次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45个,需求人数近100人,形成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60余名同学递交了个人简历并参加了现场招聘面试。据不完全统计,现场达成求职意向的毕业生50人,中德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术能力在就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未来机器人学院将进一步开拓创新,厚植育人沃土,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技术升级、经济发展、社会服务”一体化发展,将中德班的育人模式逐步向全院进行推广,办出成效、办成品牌,为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发展培养出一批高级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学校早日现“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高职院校贡献力量。


撰稿:徐寒

摄影:李飞龙

初审:莫斌

复审:余正泓

返回原图
/